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十六)
导语:
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然后从巴图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
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
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种以上,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化石之乡”。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有很多的淡水湖,那里水草和森林茂盛,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生活在河湖两岸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样水草丰茂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的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土学者杨道尔吉长期致力于北方草原文化的研究及创作,他将通过系列文章来为我们释读关于萨拉乌苏河的科学研究史。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十六)
作者/杨道尔吉
继续分述,介绍法国学者对萨拉乌苏河的考察和研究——
其一,在邵家沟湾右岸距河床7米的阶地基座里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古人遗址,其上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动物骨骸,但全部都是破碎的,并无完整的骨架,散落着显然是人工打击制成的石英岩器件。
其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包括修理过的石片在内的石器200余件。与水洞沟石器相比,不仅数量少,并且除其中有4—5件稍大些(最大石器长7cm、宽6cm)外,其余均为细小型。全部石器加到一起刚放满两个手心。德日进认为,这与当地及附近缺乏坚硬的卵石和砾石有关。
其三,在萨拉乌苏河发现大量骨角器。
对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是与水洞沟紧密联系的。步日耶把两地旧石器分别称为“水洞沟工业”和“萨拉乌苏河工业”。步日耶指出,水洞沟旧石器与西欧的莫斯特文化(旧石器中期)及奥瑞纳文化(旧石器晚期之初),在器形和打制技术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步日耶说“(水洞沟旧石器)好像处在很进化的莫斯特文化和正在成长的奥瑞纳文化之间的半路上,或者说是这两个文化的混合体”。也就是说,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水洞沟与西欧这两个地区已有较一致的文化特征,并认为这种相隔遥远的两地文化类同现象是人类“大距离迁移的同化影响”引起的。
对于萨拉乌苏河的旧石器文化时代,步日耶没有直接回答。但是他提醒:不能因为石器细小,而且与中国和蒙古的新石器时代工具相距不远,就认为萨拉乌苏河文化比水洞沟的文化进化晚或年轻,不能这样判断!因为这样的判断不容易与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证据相一致,而按石器类型学暗示,却正好相反。
德日进则指出:“尽管地质状况及类型不同,萨拉乌苏河和水洞沟的遗址差不多都是属于同一时代;人类似乎居住在同一地质失去的土地上,伴随相同的动物群,处在同一文明阶段,很可能他们属于不同的部落”。
——很长时间内,法国学者和中国学者循着德日进的判断,把萨拉乌苏河遗址与水洞沟遗址并列为旧石器中晚期。以后渐渐有所修正。
〖待续〗
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
鄂尔多斯发布
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